走进於潜镇千茂村的杭州临安忆鲜食品有限公司,浓浓的笋香味扑鼻而来。循着香味来到加工车间,只见十几位工作人员分工有序,忙着清洗、蒸煮、包装、杀菌……经过十余道工序,新鲜的竹笋就变成了美味的即食笋。
正在生产的是香辣手剥笋,是这两年的爆款产品。公司总经理胡伟平告诉记者,现在每天有1万余包手剥笋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,供不应求。“我们原先生产的都是原味手剥笋,后来根据电商主播的反馈,开发了这款香辣味的手剥笋,销量还是不错的,每年大概有五六万箱的销售量(每箱30袋,每袋500克),这两年还在增长。”胡伟平说。
忆鲜食品是一家专门从事油焖春笋、手剥笋、农家卤味笋等即食笋加工的企业。公司销售途径包括线上线下两个部分,线下主要供给经销商、酒店等;线上以淘宝、拼多多、美团、多多买菜、盒马等平台为主。记者了解到,近年来竹笋市场需求量大,发展前景好。特别随着电商平台的多样化,以及在电商主播的带动下,打开了北方市场,吃笋的群体越来越多,去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了1000万元。“原先江浙沪一带竹笋需求比较大,现在通过网络主播的宣传,北方一带的需求量也很惊人,甚至超过了原先的市场。”胡伟平表示,公司也紧跟市场,根据头部主播以及消费者的反映,不断开发新的产品。 青岛消费网
为供应市场需求,今年正月初七开始,公司就马不停蹄收购冬笋、春笋等原料加工成即食笋,每月的销售额均突破了100万元。进入四月份,更是迎来了收购和加工旺季,眼下每天收购竹笋8万斤以上,鲜笋加工3万余斤。“这段时间笋的价格,对我们加工企业来说是最适合的。笋的质量比较好,虫笋、青笋少,长度和嫩度也非常合适。”胡伟平说,即使公司开足了马力也来不及生产,部分订单匀给了代加工企业。
作为本土企业,忆鲜食品的竹笋原料主要从附近村民手中收购。公司生意蒸蒸日上,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。“每天能挖一千多斤,企业效益好了,我们百姓收入也会高一点,笋的价格也提上去了。”笋农张宝贵每天都要送两三趟竹笋过来,他表示虽然起早贪黑,但干起活来很有劲道。